无花果,被大家称为“生命果”、“太阳果”,我们一般叫奶浆果、蜜果。据史载,公元前年前的古埃及就有人栽培这种果树,唐朝时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。
富民县作为昆明市的后花园,近年来也大量种植无花果。这段时间正是富民无花果大量上市的季节,我决定去探访一下这种神秘的果子。
在风景秀丽的美女山、伽峰山、菜籽顶山脚下的上文明村、北邑村,是无花果种植最集中、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村。
无花果属桑科榕属植物,亚热带落叶乔木,因其耐旱、耐瘠、耐盐碱、投产快、经济效益高的特点,很受农民欢迎。在上文明、北邑村的田坝里,几乎全部种上了无花果。
无花果树形优美,易成活,除大田种植外,也可作为盆栽、庭院种植作为观赏植物。无花果树高3至10米,扦插繁殖,当年栽培,第二年即可挂果,平均亩产公斤左右。第3年至第5年进入丰产期,树的寿命10年左右。果实成熟期是8月至12月份。
无花果并不是没有花,相反,我们吃的正是无花果的花。无花果的根状肉球“果实”,实际上是由无花果的花托膨大而形成的聚合果。无花果花托膨大而形成肉球,中间凹陷,在凹陷的周缘生有许多小花,叫“隐头花序”,真正的果实就是果肉里的小粒,因小而软,很难被发现。
一般植物的花托是把花萼、花冠、花蕊抬得高高的,色彩艳丽,招蜂引蝶,便于授粉;而无花果的花却是躲藏在囊状的花轴里,很低调——无花果并非无花,而是花开在了心里,要留心观察才能够发现。
无花果采摘无花果是药食同源的植物。作为药物,无花果有消肿解毒、开胃驱虫的功效,可治疗肠胃炎、痢疾、痔疮、喉咙痛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痛、脱肛、腹泻、乳汁不足、咳嗽多痰等疾病。无花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多糖、维生素、胡萝卜素,可健脾健胃、补血养血、养颜抗衰老、养发、抗疲劳,吃法也很多,一般的就是鲜食。新鲜的无花果软糯香甜,口感极好;无花果性温而不燥火,老少皆宜食用。无花果也可制成干品,制成果酱、果脯、果汁、饮料、果酒等。
无花果的品种有几百种之多,富民县栽培的是紫色的“中国紫果”、“日本紫果”这两个品种,因这种紫果富含花青素,营养价值更高。
最为奇特的是无花果的授粉过程:雌榕小蜂从无花果顶端的切口处进入无花果里产卵,然后死去;卵孵化,雄性榕小蜂先孵化出来,然后从果实里飞出,寻找有雌性榕小蜂的无花果进入,与雌榕小蜂交配后死亡;雌榕小蜂携带受精卵和花粉飞走,再进入无花果里产卵,如此循环反复。
无花果好吃,但种植和采摘都很辛苦。我到上文明、北邑村的田里拍照、采访,果农说,无花果一成热就要赶快采摘,要不然就会被鸟啄吃掉而减产;无花果在采摘过程中会流出乳白色的浆液,手沾上这种浆液会被“辣破皮”,指甲缝会被辣出血甚至于发炎化脓,因此在采摘时都要戴上皮手套或塑料手套。
另外,无花果不耐储存,果农凌晨4、5点钟就起床摘无花果,天亮就送到瓦窑的批发市场。无花果很柔软,不耐压,果农运输都是小心翼翼的。
好吃的水果背后,是果农艰辛的劳动与付出。
在富民县的彩玉国际农贸市场、小营盘农贸市场,每天都有无花果在零售;在瓦窑批发市场里,天不亮就有果农用农用车、电动车拉着无花果来批给果商,再由果商拉到昆明的各农贸市场。上午10点以后交易就基本结束了。
远方的朋友们,现在正是富民无花果大量上市的季节,大家何不来品尝品尝这一神秘而美味的果子呢?周末,也可携家人和朋友,登美女山、伽峰山、菜籽顶山,捡菌探险,从山上下来后,可到上文明村、北邑村的果园里,近距离地观赏无花果。
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