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华
柳
万松浦书院树木品种很多,有苍劲的黑松,有粗壮的法桐,有枝干黝黑的刺槐,有高大笔直的杨树和水杉……数量最多的是黑松,最高大的是杨树和柳树。学者楼的后面和西面,有几棵高大的柳树最为显眼。它们品种不同,样貌不同,年龄不同,但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极其高大粗壮:高而直的身躯挺拔,耸入云天;矮而粗的枝条虬曲,冠盖如云……看到这样的大树,心里不免为它们的力量和气势而惊叹。柳树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树木,剪一根枝条插在地上,它也会活起来,最终长成一株大树。冬天过去,春风悄悄地吹来,最先感知到的是柳树,它用细芽告诉人们春天到了,并率先给世界抹上一缕鲜嫩的绿色。到了夏天,妩媚婀娜的柳树最是赏心悦目,细细的枝条在风的吹拂下好看极了。看到书院的柳树,不免想起儿时与柳树的缘分。那时每到夏天,村里的小伙伴都喜欢往村东的河坝上跑。河坝上有一排高大的柳树,遮住了炙热的阳光,坝下的水气积聚在柳荫下,带来了清凉。听着柳树上的蝉鸣,我们会在柳树下玩一下午,而最经常玩也最有记忆的是制作柳哨:从柳树上折下拇指粗的嫩枝,揉搓两下,皮骨脱离后,把树皮抽下,就有了一个绿色的小圆筒,剪齐后,一支好看的柳哨就做成了。把柳哨放入唇间,一吹,便有清脆明亮的哨声飞出。这声音带着孩童的欢乐,充满了春天的味道,虽然单一,却是乐器和嗓音替代不了的。站在书院的柳树下,清风吹过,耳畔似有悠远的柳哨声。刺槐书院里有很多刺槐树,它们是这块土地上原来就有的树。五月,槐花盛开的季节。学者楼南边的小湖周围,槐花盛开,一片白色。漂亮的鸟儿在槐花丛中飞来飞去,叽叽喳喳叫个不停。槐花的清香把我吸引到了这里。阳光从枝头泻下,眼前的朵朵槐花似乎变成了闪亮的银片。一串串槐花在面前摇过,好像在跟我说话。我按住槐枝,摘下一朵放进嘴里,便有甘甜和清香在舌尖漫开。小时候,我家屋前屋后有几棵高大的槐树,每年初夏,我家的小院便会弥漫着花香,晚上睡觉,香味会飘入梦里。我常常用一根带钩子的竹竿把一串串白色的槐花拉下来,捋一把放到嘴里……在农村,槐花可做成槐花饭。记忆里,槐花有多种吃法,可以掺上面蒸着吃,可以用它做馅包水饺,无论怎么吃,都能吃出一个“鲜”字。物质匮乏的年代,青黄不接的时节,槐花更是救命的口粮,帮助人们度过了饥荒。此外,听说槐花还可以入药,具有凉血止血、清肝泻火的功效。一直认为,槐花是一种热闹的花,它散发的香味是初夏的气息,令人心醉。法桐法桐历来有“行道树之王”之称,在书院,也主要是作为行道树而存在。法桐粗壮高大,是树中的壮汉,它们的枝叶在空中彼此交织,夏日里有遮天蔽日之势,在道路上空形成绿色屋顶般的景致。在我的心里,法桐是一种有趣的树,因为它的树干常有灰白色的薄片剥落。小时候和伙伴们到镇上去玩,路两边有高大的法桐,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种树,很多树皮爆开外翻着,一揭就能掉下来。第一次看到会掉皮的树,心里感到很奇怪。更让我好奇的是,树枝上还吊着很多圆溜溜的小刺球。小伙伴们把这些球当成了栗子,不顾危险爬到树上,摘了很多。“有栗子吃了!”我们高兴地叫道,用石头砸这些小球,却失望地发现根本不是栗子,于是便把小球扔在地上,像踢石子一样踢着玩。长大了,不再有年少时那种纯净的快乐,但书院道路两旁这些高大茂密的法桐,让我一颗隐藏着的童心又在勃勃跳动。从一棵又一棵法桐树下走过,看着上面那些圆溜溜的小球,似乎又看到昔日那个顽皮的少年,正和伙伴们一起玩耍……无花果植物的果实通常生于花朵之后,然而无花果似乎颠覆了常识,似乎不需要有花,便可结出果实。小时经常听别人说,无花果如何好吃,但一直没有吃过。想到无花果,不知为何,就会想到葫芦娃,会觉得它像葫芦娃一样可爱。终于吃到无花果,已是参加工作后了。它的味道的确好,极甜,还有浓郁的清香。它的外形也让我好奇。它是怎么长出来的?难道真的没有花就结果了吗?直到走进书院后,我才近距离地看到了无花果树,看到了无花果。书院院内有不少无花果树,大多在两三米高,分枝多,树皮灰褐色;叶呈广卵圆形,墨绿色,给人清雅厚重的感觉。夏季,无花果结果前,我曾多次走到树旁仔细地看过,企图找到它的细小的花。也许是辨识能力差,我始终没有看见它的花是什么样的,倒是看见一个个花骨朵一样的无花果。看着这小小的无花果,总觉得它就像是调皮的孩童一样,有着令人难以琢磨的面目。精彩回顾
陈占敏:生命的绝望
张炜
芳心似火:人和芳草
张炜
人生如长恋
张炜
《芳心似火》:何为芳心
张炜
芳心似火:古代智者
陈占敏
人民的诗人
陈永
万松浦的海
卡夫卡
要懂得与自己对话,要学会与自己相处
为什么你无法改掉自己的坏习惯?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