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眼无花果鹦鹉雄鸟
双眼无花果鹦鹉(学名:Opopsittadiophthalma),它们又被人类称呼为红脸果鹦鹉,属于一种小型鹦鹉,特别文静和乖巧,常常6-10只左右的小群体在一起活动觅食。
即使偶尔它们聚集成一个上百只的大群体,当它们在一颗树上觅食的时候,你在树下面都不会察觉到它们的存在,因为它们觅食的时候很安静,静悄悄的不鸣叫。
相比那些吵闹的大型鹦鹉,我们在野外更不容易观察到它们了。
双眼无花果鹦鹉雌鸟
雌鸟没有雄鸟面部的红色条纹,但是我们看上去它和雄鸟都是一样的乖巧迷人,它们身长15厘米左右,体重43-54厘米左右。
一对双眼无花果鹦鹉
这种鹦鹉主要分布在印尼的新几内亚的一些岛屿上,栖息在热带雨林中,澳洲东北部也有分布。
它们的主要食物,就像它们的名字那样有无花果,它们是以热带雨林中的无花果为食,为了身体的营养平衡,它们也会吃一些小昆虫的幼虫来补充蛋白质,也会吃少量的花朵、苔藓等植物,来补充一些微量元素。
无花果
双眼无花果鹦鹉吃的无花果,还真不是我们认识的普通无花果,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无花果。这种无花果树的中文名字不怎么好听——树木扼杀者,它们还有一个别称——寄生无花果树。
寄生无花果树
鹦鹉在吃无花果
双眼无花果鹦鹉和寄生无花果树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。
当鹦鹉食用了这些无花果以后,无花果的种子很微小,会随着果肉进入鹦鹉的肠胃中,鹦鹉的肠胃蠕动速度快,无花果的种子还没有来得及消化,就被鹦鹉排出体外了。
我们知道热带雨林的植物非常茂盛和高大,能分3-5层的植被分布,为了争夺宝贵的阳光,树木之间竞争很激烈,树高多在70-多米范围,有很多粗大的乔木。
这些被鹦鹉排出体外的无花果种子,落在地面上的几乎不可能发芽,因为阳光很少能照到地面上来,如果鹦鹉排便,把这些有种子的粪便排到一些高大树木的枝干分叉处,这些地方往生长有苔藓、小草、腐叶等,这对于寄生无花果的种子是个理想的地方,种子会很快生根发芽的。
双眼无花果鹦鹉无意中就替无花果树传播了种子,经过几年时间,这些无花果树会缠绕着树干往下生长它的根部,形成“门帘”一样的垂根,一旦这些根部触及到土壤,就会迅速扎入土壤中,以后它们会生长的更快,这就寄生成功了。
被无花果树寄生的树木一般都会渐渐死去,最后变成一颗枯树,枯树慢慢会产生很多树洞,这些树洞就变成了双眼无花果鹦鹉的巢穴,是这些鹦鹉理想的建巢场所。
双眼无花果鹦鹉还真不是一般的鹦鹉,它们的这种生活习性,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。
这种鹦鹉无意中传播的种子,丰富了热带雨林中很多动物的食物,无花果树一年四季都可以结出果实,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食物来源问题,也帮助了很多动物。
双眼无花果鹦鹉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,真是功不可没呀。
双眼无花果鹦鹉漂亮指数4颗星,语言能力2颗星,亲和力4颗星,野外寿命12年左右。
长按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wuhuaguoshu.com/whgfz/50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