坑塘里的无花果树郁郁葱葱李文建摄
种植无花果的这个坑塘,原本是过去前阁村窑场取土留下的废弃窑坑。改革开放后,老百姓富了,家家修房盖屋,砖瓦成了市场的紧俏货,前阁窑场应运而生。后来,按国家要求,政府叫停并拆除了窑场,重新复耕为耕地。然而,留下10多亩的窑坑,复耕无望,变成了荒草遍地、污水横流的废弃坑塘。年,刘林政担任前阁村党支部书记。看着这片废窑坑,“如何治理,怎样变废为宝”成了他的心病。怀着“一定要把废窑坑变废为宝”的信念,年,刘林政不顾家人的反对,筹集1.7万元承包了这片废窑坑。听说养小龙虾技术要求低、市场销路好,于是他就把坑里放好水,买来虾苗撒到塘里,开始创业之路。谁知这个窑坑存不住水,需要不断地向坑里注水,这次失败让他意识到这个砂质坑塘搞不了养殖。于是,他想到了种树。年春,他买来杨树苗种了一塘杨树。然而,杨树成材了,市场价格却下来了。直到年卸任村支部书记,刘林政也没能实现“把窑坑变废为宝”的愿望。栽植无花果,让他打了翻身仗,废窑坑终成“聚宝盆”。年,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,前阁村对这个废弃窑坑及周边荒地进行集中治理。随后,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,将治理好的近30亩土地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起步资产交到刘林政手里。同时,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外打拼多年的女儿刘姗姗,决定回来帮助“窝心”的爸爸种植无花果,刘林政的梦想迎来了曙光。“无花果树耐水淹,适合坑塘栽植,而且不生虫、不打药、易管理,成熟期短,当年栽培,当年结果,见效快。”刘林政告诉记者,“关键是无花果营养价值高、且不含糖,不愁销路,鲜果市场价每公斤30元左右,经济价值非常可观。”第二年,采摘无花果多公斤,通过女儿有效组织销售,收入6万多元。年,父女俩决定上马一套无花果果干加工设备,以实现无花果的保值增值,同时注册了“汴京英华”商标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年实现收入16.7万元。目前,这个无花果种植基地采取“村集体+基地+贫困户”的发展模式,集“种植、销售、加工”为一体,生产经营运转良好,亩产约公斤,亩产效益达1.8万元,并吸纳本村5名贫困劳动力在基地务工就业,有效拓宽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渠道。年,他们向村委缴纳集体资产收益金5.1万元。“今年,我们准备再上一套加工设备,还准备设立网店,通过直播带货销售,力争让我们的‘汴京英华’红遍网络,引领全村群众一路小跑奔小康!”刘林政谈起未来,神采飞扬,充满了美好的憧憬。图文:开封日报记者赵虎通讯员曹开东编辑:张洪波
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:河南省扫黑除恶举报-黑恶不扫,社会难安;“伞”“网”不除,黑恶难断★★您可能喜欢的
★通许县这位奋不顾身救落水男童的英雄好样的!
★为通许这位局长点赞!路遇车祸,救出3人
★通许县户籍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申请高龄补贴,望相互转告
★点赞!通许县一保安员拾12万元现金,急还失主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